做好志愿服务项目库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谭建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行,打造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群众欢迎的项目。建立项目库,持续推出服务清单。加强全流程质效管理,做好效果评估,改进服务内容、实施方法。”目前,各地区在贯彻落实《意见》的时候,对于“项目化运行”的关注重点在“举办项目大赛”和“项目孵化基地”两个方面。全国和省市县陆续开展各种类型的项目大赛,对于选拔优秀项目、提供交流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很多地区争取做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建设的试点,对于培育和发展项目具有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各地区对于项目库的建设重视不够,一是不知道怎么建设,二是没有具体任务。然而,很多志愿者和志愿组织都反映,现在最缺乏的就是志愿服务项目库,即缺乏项目的参考借鉴,缺乏项目的规范流程,缺乏项目的传播推广等等。志愿组织负责人提出,希望尽快建设全国的项目库,提供各地区参考借鉴。然而,我们认为,建立全国性庞大的志愿服务项目库,需要非常多的资源,需要漫长的努力。在现阶段,鼓励部分地区、部分组织探索建立有特色、有活力,可示范、可借鉴的志愿服务项目库,提供有需要的志愿组织参考学习,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一些地区和组织的项目库建设经验教训,也可以为全国项目库建设提供参考借鉴。为此,本文结合在全国各地区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调查辅导的思考,提出一些方式方法,提供大家交流参考。 关于项目库的建设及其流程,不论是技术工程的项目库,开始公共服务的项目库,都有很多专家研究,提出种种理论和专业的机制。在志愿服务项目库建设方面,也有不少专家提出了理论观点和专业流程,都值得大家学习参考。我在这里不重复理论和专业的要素,而是根据自己在基层的调查和思考,提出几个简单实际的建设步骤。
01 搜集项目素材
目前,各省市都有非常多的志愿服务项目素材,尤其是在乡村社区有不少很有特色、很有价值的志愿服务项目素材。但是,基层干部、志愿者骨干或者不知道这些就是志愿服务项目的素材,或者不知道如何搜集和整理项目素材,就往往忽略,造成项目素材的流失。为此,建设项目库的第一步,就是真正寻找到志愿服务项目的素材,进行搜集和整理。这些项目素材,来源非常多样化。一是参加全国和省市县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素材。除了参赛获奖之外,申报团队的项目书、展示视频、路演PPT等材料都非常宝贵。与此同时,项目还有很多好的素材没有展示在项目路演之中,需要去发掘和整理。二是近年来持续开展的服务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从志愿组织推进项目的方法,志愿者开展服务的经验,到服务对象发声的变化等,都是有价值的素材,需要发掘和整理。三是历史上的同类项目,在新时代志愿服务中重新焕发活力,获得丰富和充实,也是非常好的素材。如我们团队今年五月应邀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专门调查整理“红书包”志愿服务的项目,它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1971年)。牧民村的党支部书记发现,面向广阔草原的牧民传播毛泽东思想,不能像其他省市的集中学习。因为,牧民分散在辽阔的草原放牧,数周数月都不能集中,每年只有几次重大节庆才集中活动。这时候,村支书受到部队战士军用挎包的启发,即绿色的书包上有红五星,还有“为人民服务”五个红色大字。为此,村支书就购买20个“红书包”,让党员、团员每周装一些有毛主席语录的报纸,以及牧民医疗需要的药品,养殖牛羊需要的物质,骑马送到分散在各处蒙古包的牧民家庭。改革开放以来,“红书包”志愿服务经历多个阶段的变化,从马背上的红书包到车轮上的红书包,再到网络上的红书包,内容延伸到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此外,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还创新“八送一创”的丰富内容。即送学、送医、送智、送法、送技、送暖、送策、送艺,创牧民的共同富裕与美好生活等。 这样,“红书包”志愿服务项目在新时代发挥新的功能、新的作用,深受牧民群众的欢迎,也获得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先后获得自治区和州里的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奖项,也获得《解放军报》等众多媒体报道,获得自治区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可见,我们搜集志愿服务项目素材的时候,视野要广阔、思维要灵活,从多渠道、多领域发现志愿服务项目的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整理,成为项目库的特色类型。这样,志愿服务项目库才能够丰富多样、切实有效。
02 整理项目案例
发现优秀项目和项目素材之后,就需要对项目案例进行整理和编写。目前,有些地方的项目库内容比较简单,就是将志愿服务项目的参赛申报书,以及评估报告等作为基本素材,同时简单撰写基本情况,就作为项目案例提供参考。但是,浏览和学习的志愿者感觉有“三个不足”。一是志愿服务项目产生的背景和必要性介绍不足。没有发掘项目为什么特别需要,特别有价值。二是项目做法及其特色介绍不足。缺乏细节描述和经验体会,无法深入理解和学习。三是项目经历困难及其解决过程介绍不足。任何志愿服务项目从策划到实施都会遇到各种困难,有些项目因此无法实施、中途夭折。优秀的项目是如何解决问题,不断创新,需要更加详细的叙述。因此,项目库建设的时候,发掘优秀的项目,还要详细分析、精心整理,突出“可见、可学、可传”的要素,作为项目案例的核心,让项目库的内容丰富起来。如最近浙江省宁波市发掘和丰富“暖暖的新家”志愿服务项目,就具有借鉴意义。这是三年前象山县大旸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的项目,为社区和农村因病、因残等导致旧屋破陋的群众,进行微改造、微建设。宁波市委社会工作部发现该项目的必要性之后,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兜住民生底线”的叮嘱,联动全市十四个部门推广项目,迄今通过链接政府、社会资源,已经帮助143户住房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这个项目不仅仅是停留在资助的层面上,而是动员广大志愿者发挥爱心热情、专长技能,参与到排查了解特殊群众的需求,参与到旧屋微改造的服务之中,参与到特殊群众的心理沟通和关爱陪伴过程。因此,“暖暖的新家”更新了两个层面的家:一方面改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带去一个温暖的心灵之家——帮助困难家庭打开心结、唤醒尊严,从而提升“家”的温度。这个案例既有社会组织的率先探索,也有党委政府的支持推广;既有链接资源的资助改造,也有志愿者参与的奉献友爱;既有改善特殊群体的居住环境,也有关心帮助特殊群体的身心发展等。这种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经过认真细致的整理和编写之后,让广大志愿者和志愿组织便于浏览学习、参考借鉴,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 可见,建设项目库不能“懒”,不能简单搜集项目书和评估报告就完事了。项目书是供专家评审看的;评估报告是供相关部门检查看的;都不是项目学习参考所需要的。对于入库项目,需要认真细致整理资料,精心编写项目案例,凸显项目特色和可学之处,才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此外,还要进行视频化整理、网络化传播等,逐渐丰富项目的内容和形式,逐渐扩大参考使用的范围。
03 构建项目体系
项目库的建设,不能停留于单个项目、个别项目的整理,而是要根据本地区、本行业交流学习、参考借鉴的需要,逐渐系统化、体系化。一是将庞杂的项目进行科学归类。由于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是根据群众的需要,结合组织的资源陆续开展志愿服务,很多项目在发起之初,以及发展过程中并没有系统分类,而是“想到一个做一个”。项目库建设的时候,不能够简单将各个志愿组织实施的项目搜集保存,而是应该根据学习参考的需要,进行分类整理、分类存档。这样,志愿者不论是通过电子查阅,还是来到项目库查阅,都能够一目了然、清晰了解。二是按照便捷使用进行系统整理。我们发现,有不少志愿组织的成员,尤其是来自乡村社区的志愿组织成员“只会做、不会说”。特别是大叔、大妈志愿者们,十几年开展志愿服务作出特色项目、品牌项目,但是自己很难思考和整理。即使是通过口述史搜集的资料,以及日常记录保存的资料,都是散乱、紊乱的。项目库建设的时候,就要从这些零零散散的资料中“去粗存精”,转化成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案例。如将案例资料整理成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项目简介。以数百字将项目最有特色的内容,可以学习借鉴的内容概括出来。第二个层次是项目精华。即将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多年来做得最好的服务细节,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第三层次是项目资料。即把志愿者的叙述、服务方案记录、服务对象反馈评价等汇集起来,让查阅者需要浏览的时候,可以详细了解。这样,志愿者在浏览项目库的材料时,既不会“一团乱麻”,也不会“空空如也”,而是从简单到细致,从概要到资料,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取舍。三是按照志愿服务项目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整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志愿服务项目发展,到21世纪初的志愿服务项目发展,再到新时代的志愿服务项目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为此,在项目库建设的时候,将不同时期的项目进行整理和展示,尤其是将同一项目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整理展示,对于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学习价值。如北京“夕阳再晨”志愿服务项目,从2011年诞生初期的“智慧助老”志愿服务,发展成为将智慧助老与社区营造、基层治理、科技生态等有机结合的多样化服务项目,其发展和壮大的轨迹特别值得学习借鉴。这种项目体系的整理,就更有利于志愿组织参考借鉴。为此,从项目的简单整理,到项目的体系梳理,是志愿服务项目库价值提升的关键。
04 开放项目交流
志愿服务项目库的最大价值就是开放和使用,如果仅仅是整理好项目资料就库存起来,就没有达到建设的目的。为此,各地区、各行业在探索建设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项目库之时,就要考虑如何充分开发,如何便捷使用,如何发挥促进创新的最大效益。一是实体性开放项目库。即提供各地区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前来交流学习、参考借鉴。未来,不论是国家级、省级,还是地区性、行业性的项目库,都尽量提供观摩和学习的机会,如果参观学习的人数太多,可以采取预约制。这种实地考察和学习项目库资料,一方面有切身感受、有具体观摩,能够深入了解优秀项目的运作机制,了解项目解决困难和创新发展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便于参观学习者与优秀项目团队建立联系,沟通交流,共同提升。这些年来,我们介绍许多志愿服务团队到开展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的地区学习交流,大家反映在参观过程中了解项目的发起和实施,印象非常深刻,能够学到东西。二是网络化开放项目库。即团队将志愿服务项目的要素整理提炼之后,放到信息网络上,一点一点进行介绍,既有文字、也有视频等,提供各地区、各行业的志愿组织学习交流。网络的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大。这些年来,我们将在全国各地调查搜集的项目案例,陆陆续续从网络发出之后,不仅仅市县级志愿组织关注和学习,就是一些来自乡镇、村庄的志愿组织也能够参考学习,作为开发本地项目的借鉴。 我们认为,志愿服务项目库有效开发交流的前提,就是建设者有开放的思维、开放的心态。有些项目库的建设者仅仅考虑是为了整理资料封闭使用,不太愿意开放提供其他组织学习交流,担心会“泄露资料”“被人模仿”。这种心态需要改变,在志愿服务领域,各个组织、各个团队都是为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帮助群众民生改善,做项目的动机都是非常好的。我们认为,志愿服务项目库资料的开放和提供学习,有百利而无一害。为此,要鼓励更多地区、更多组织参与项目库建设,开放项目库内容,形成全国学习共享的良好氛围。
05 做好项目研究
志愿服务项目库建设的目的,既是为了参考应用,也是为了总结提升。因此,要特别重视开展项目的调查研究,做好项目的教学传播,发挥项目的积极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机构、社科机构、专业社团等重视对项目的整理和研究,产出有益的成果。一类是侧重学术的项目研究。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为代表,联络全国的专家学者,尤其是鼓励中青年学者,对近年来涌向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有科学启迪的观点,非常具有价值,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在《中国志愿服务研究》刊物,也刊登在各类学术刊物,值得关注、浏览、学习、吸收。另一类是侧重应用传播的项目研究。以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为代表,深入全国广大的社区和农村,对志愿团队开展项目服务进行专业督导的同时,整理各类项目的案例,介绍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其他地区的志愿者学习参考。这些应用案例大多数发布在“社志会”公众号,引起各地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团委以及志愿服务组织的关注和学习。还有一类是实施项目的志愿服务组织,主动开展调查研究,整理项目资料,提供交流和学习。以成都市“爱有戏”志愿服务队、爱有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代表。每年都召开公益志愿服务学术年会,鼓励社工、志愿者将优秀的服务案例整理出来,提供交流学习、参考使用。目前,出现一个非常好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社工机构、志愿组织重视服务项目的总结提炼,作为交流学习的资料。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建设志愿服务项目库的时候,不仅仅要搜集整理项目实施的原始资料,还要注意搜集和整理项目研究发现的新元素、新观点,也是非常有价值的,能够提高志愿服务组织提高项目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鼓励各地区、各行业做好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行、项目孵化基地建设的同时,还要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库的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项目让志愿组织学习参考。为此,我们先撰写项目库建设“五个步骤”的文章,提供大家交流参考。下一步,我们再围绕志愿服务项目库的主要类型、志愿服务项目库的有效使用等撰写文章。欢迎社工人才和志愿者骨干参与讨论、建言献策,共同促进新时代志愿服务项目库的建设。
作者简介 谭建光(1960年10月——),教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原副会长,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理事,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荣誉会长。微信号:13672452904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