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先锋为民 华科大建规学院党员师生志愿者服务乡村振兴案例
谭建光
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此,要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专业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和爱心热情,为城乡群众提供热忱周到、富有实效的服务。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以下简称“建规学院”)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组建以党员志愿者为主体的“党员先锋服务队”前往都江堰和彭州等灾区,为6个乡镇、26个安置点进行选址和规划,保障受灾群众尽快获得安置生活。从此以后,学院每年都派出以党员师生志愿者为主,吸收其他师生志愿者参加的“党员先锋服务队”,到农村、山区、边疆为镇村和群众提供专业志愿服务,帮助进行乡村规划和农居改造。累计派出了31支队伍400余名党员骨干,将志愿服务与思政教育、志愿服务与专业培养、志愿服务与文化传承相结合,走进老、少、边、穷地区,为各省市区的31个镇100多个村庄送去科学规划服务。
2010年1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与党员师生一起参加主题党日活动,了解“党员先锋服务队”的志愿者为汶川灾后重建提供专业服务的事迹后,肯定了服务队的奉献,殷切嘱托服务队员:“到党、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从小事做起,最后做成大事!”为此,建规学院的党员师生志愿者牢记嘱托、先锋为民,长期以来坚持开展为基层、为农村服务和奉献。
表一:2008年—2024年党员先锋服务队服务地概览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更加需要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贡献智慧力量、关心帮助群众。我们整理党员师生志愿者深入山区农村开展专业服务的材料,提供广大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学习参考。
01 党员先锋服务队的主要做法
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的党员师生志愿者,自从响应“汶川大地震”灾后群众安置房建设的需要,积极主动提供专业勘察和规划服务,就激发志愿服务的热情,长期坚持、倾情奉献。17年来,建规学院以“党员先锋服务队”的形式,动员党员师生志愿者深入山区农村开展专业服务,为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农民共同富裕作出贡献。党员先锋服务队之所以能够长期坚持下来,能够持续作出奉献,能够体现越来越好的成效,主要是有几个重要的做法,值得关注。
第一、广泛发动,严格挑选。建规学院2008年向住建部请缨,并受委托派遣师生志愿者到四川地震灾区,为建设群众安置房进行勘察和设计任务,就在师生中开展动员、广泛发动。全院师生都有爱心热情,愿意为灾区群众的安置和生活作出贡献。在建规学院党委的统筹下,认真考察、精心挑选,选出一名业务精干专业教师、六名党员研究生,参与灾后过渡安置规划工作,以最好的状态、最快的速度,为受灾群众的安置提供专业服务,赢得灾区地方政府以及受灾群众的信任。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发来感谢信,代表灾区人民感谢党员师生志愿者“高度负责,严谨细致,精心规划,为灾民临时、过渡安置规划选址的确定和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做出了突出贡献。”正是这一次特殊需求的志愿服务,让建规学院发起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每年开展面向山区农村的乡村规划、民房设计的专业志愿服务,为中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作出贡献。
第二、党员带动,师生参与。建规学院在开展高校志愿服务中,特别注重党员示范、党员带动的效应。尤其是2010年习近平总书记前来参加主题党日活动,提出殷切期望,激励党员志愿者、专业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更加主动积极、热忱服务。学院每年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的时候,都以党员为主体,也吸收团员青年志愿者参与,在发挥专业才能为乡村和农民做贡献的同时,还实现思政育人、服务成长的效果。十多年来,先后有400余名学生骨干志愿者通过党员先锋服务队强化服务意识、增长知识才干,一批批优秀的队员已经成为专业领域内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中坚力量,在设计院、高校、政府继续从事设计下乡的工作。
第三、深入农村,扎实服务。建规学院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嘱托,坚持到农村、到山区、到边疆,为最基层的乡村提供规划设计服务,为最普通的农民提供改善民居服务,收到全国各地区干部群众的好评。十多年来走进老、少、边、穷地区,为边疆二十七团、广西耀达村等31镇百余村送去科学规划,促进边疆农村地区的发展变化。如2016年党员先锋服务队到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圈内乡斗阁村开展专业服务,以传统古村落保护的形式展开。根据“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要求,对村内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进行实地测绘。据此提出初步改造方案,并制定了修缮改造计划,实现将斗阁村建设成为“小而美丽、小而洁净、小而宜居”的特色乡村目标。在为期10天的调研中,各位党员立足当地实际状况,结合专业所学知识,制定科学规划。调研阶段,队员们顶着烈日,穿梭于村庄房屋、田间地头里,认真做好每个数据的记录;方案阶段,队员们集思广益,对比探讨,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确定出最合理的方案;绘图阶段,队员们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精心绘制出每一张图纸,党团员志愿者认真积极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恰恰是在深入农村、深入山区的服务,让志愿者更加真切了解中国国情、农村乡情,更加深刻领会党的乡村振兴战略意义,乐意为之奉献智慧力量。
第四、发挥特长,鼓励创新。华科大建规学院的党员先锋服务队,十多年来开展志愿服务之所以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深受各地区干部群众的欢迎,最关键就在于发挥建筑专业特长、规划设计特长,根据不同地区农村的状况,以及群众生活需要,乡村旅游需要等,提供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服务。这些专业志愿服务,累计为当地基层政府节约1100余万元的规划和设计费用,为当地农民节省大量的专业咨询与设计费用。与此同时,师生党员志愿者、团员青年志愿者思维活跃、富于创新,为山区农村提供新颖时尚的规划设计,促进了乡村旅游、乡村民俗的发展繁荣,为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作出贡献。志愿者们也在服务过程中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增强了专业设计能力,提高了综合能力。
第五、保障支持,长效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对党员先锋服务队非常重视,从2008年第一次到汶川大地震灾区提供服务,到历年来深入边疆、农村的专业服务,都经过党委研究,专门计划,挑选合适的项目、优秀的老师带队和党员师生参与,提供交通和保险等基本费用,并且对党员师生志愿者进行培训辅导,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进一步了解和体会山区农村群众的愿望需求,进一步明确为乡村振兴和人民幸福而作出贡献的意愿。这样,学校、院系党组织提供支持保障、提供引导激励,有利于党员先锋服务队的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做好专业服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为农民生活幸福作出贡献。
02 党员先锋服务队的特色经验
华科大建规学院的党员师生志愿者开展专业服务的时候,坚持将党政部门要求与山区群众需求相结合,将弘扬奉献精神与发挥专业特长相结合,将贴近农村实际与建设美好生活相结合,将师生志愿服务与思政育人成长相结合等,取得明显的成效。
第一、将党政部门要求与山区群众需求相结合。建规学院第一次开展党员先锋服务队的活动,是源于向住建部请缨并受住建部委托开展灾区群众安置房勘察设计。党员师生志愿者在按照要求认真勘察和设计的同时,也深入受灾群众了解各种困难与问题、了解各种想法与需求。师生志愿者走遍了都江堰市和彭州市的6个乡镇,为26个安置点进行选址和规划。时间紧任务重,而且灾区余震不断,为了争取时间,他们白天跑各个乡镇,询问当地政府及居民;每天晚上都加班到很晚进行安置规划,有时甚至凌晨5点才返回住处。他们根据各个镇的需要并按照建设部的要求认真科学规划,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为灾区人民服务中。为此,党员先锋服务队不仅优异完成了2008年的设计任务,而且萌生了每年暑假到边疆农村开展乡村规划、民居设计志愿服务的想法。
第二、将弘扬奉献精神与发挥专业特长相结合。建规学院的党员师生志愿者开展服务的时候,既重视具有奉献精神、具有爱心热情,同时也非常重视专业特长的发挥,将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与山区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建规行业要求知行合一,设计理念要落实到设计方案上,设计方案要能够落地实施。在每年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同学们面对的都是真实的调研课题和设计任务,很短的时间内要对当地的人口、用地、房屋、产业、交通等各方面情况准确了解,并在客观数据基础上给出规划建议,汇报当地领导,反复听取意见。调研结束,有的服务队要出几十张图纸、数万字的调查报告。正是在这样的打磨中,同学们的专业能力获得提升,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也逐年高涨。
第三、将贴近农村实际与建设美好生活相结合。建规学院的党员师生志愿者在每年深入山区农村服务的时候,逐渐更加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也更加能够有效促进村庄发展和生活改善。如2019年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极度艰苦贫乏的条件下,党员先锋服务队同学们与专业老师密切配合,耐心细致,结合具体情况,利用有限的时间服务当地官兵,规划兵团,不畏艰险,硕果累累。他们的无私奉献与当地的积极配合,是民族团结,军民浓浓鱼水情的最好体现。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他们一方面是尊重村庄现状和群众需求,不是生搬硬套国内外经验,力求保持当地民俗风貌;另一方面适应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添时尚新颖的元素,展现生动鲜活的魅力,从而将山区农村的村庄打造成为具有文化特色、旅游魅力的网红点。
第四、将志愿服务与思政育人成长相结合。建规学院坚持志愿服务的特色,避免将服务活动搞成行政化指令;而是将宣传动员与自愿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授专业技能,组织设计活动,身先士卒,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感受自身价值,提升专业成就感与荣誉感。学生珍惜难得实践机会,工作积极主动,在实践中茁壮成长。如2021年党员先锋服务队开展“红色寻访之旅”,回顾历史悟精神,在实践中立心铸魂;在“设计下乡之旅”中规划乡村助振兴,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党员师生志愿服务者累计行程约3000公里,访谈282人次,发放问卷111份,形成27万字总结报告。党员先锋服务队深入云贵后发展地区,求索了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创新思政教育载体,凸显了第二课堂的育人成效;讲好实践育人故事,扩大了暑期实践社会影响,在乡村振兴、思政教育、社会影响三方面取得丰厚成果。参加2009年赴新疆建设兵团实践的湖北籍学生董玮玮毕业时选择了到新疆工作。2015届本科毕业生黄彬凌在校期间两次参加党员先锋服务队,2018年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一头扎入深圳的基层社区,带领20多个年轻人完成了100多处城市微空间营造、共建花园。被中央电视台点评为“成功的社会治理案例”,入选福布斯2020年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历年来,在党组织支持下,共青团组织发动,志愿社团招募,经过严格挑选和系统培训,组建党员带动团员青年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在动员、招募、培训、服务、总结、提升的过程中,注重党团员志愿者的思想成长和素质发展,真正培养为人民服务、为祖国贡献的优秀人才。
03 发展建议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党员先锋服务队”的经验,对全国各地区、各高校都有一定的启迪价值。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几条对策建议。
第一、深入总结华科大建规学院党员先锋服务队的经验。目前,各地区开展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党员示范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与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如何避免“任务式、形式化”,真正做到有实效、有影响,深受广大党员的欢迎,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华科大建规学院党员师生志愿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到党、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从小事做起,最后做成大事”的嘱托,持之以恒深入农村和边疆开展乡村振兴服务,探索发挥专业特长、深入农村服务,切实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帮助村民生活的做法,值得认真总结提炼,提供全国各地参考借鉴。
第二、探寻志愿服务从“特殊契机”到“长效机制”的发展。华科大建规学院党员先锋服务队开展的专业志愿服务,特殊契机就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的群众安置区勘察与设计服务。应该说,当时不少学校和单位都参与相关的支援灾区服务、灾后志愿服务,但是过后没有有效的发展和转化。华科大建规学院将这次灾后服务转化为每年深入农村、山区、边疆的乡村规划、民居设计专业志愿服务,形成党员师生长期参与,基层农村长期受益的“长效机制”。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广。
第三、鼓励党员志愿服务与发挥专业特长有机结合。华科大建规学院的党员先锋服务队,在深入农村开展志愿服务的时候,既发挥党团员的爱心热情,更注重发挥师生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在乡村规划和民居设计方面作出特殊贡献。这样探索出党员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值得各地区参考学习。
第四、在调查分析基础上整理科学指引提供参考学习。我们建议,不仅仅总结整理华科大建规学院的经验,而且搜集和整理全国各地党员志愿者示范带动,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开展关爱互助服务的典型案例,进行整理和提炼。从中整理科学规律和方式方法,就有利于各地区、各单位学习借鉴、创新发展。 第五、积极营造党员带动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氛围。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先行、示范、带动”的效应。先行就是党员志愿者率先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志愿服务中无私奉献。示范就是党员志愿者发挥爱心热情和专业特长,做实做好志愿服务项目,为全社会提供示范和引导。带动就是党员志愿者吸引和激励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会新风尚。华科大建规学院的党员先锋服务队,既带动全校师生踊跃参与志愿服务的风尚,也带动所服务的山区农村开展志愿服务的新热潮,吸引和激励各种类型的群体参加志愿组织、参与志愿服务,具有非常大的社会效应。这些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作者简介 谭建光(1960年10月——),教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原副会长,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理事,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荣誉会长。微信号:13672452904。
END
※感谢阅读※ 编 辑:苏 敏 审 核:林锐斌
|